3.13.2011

Japan’s Strict Building Codes Saved Lives

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日本讓全世界看到他們冷靜以及有秩序的救災。在這次的大地震,全世界又再次的見識到日本的秩序、自制、冷靜的危機處理。並且證實了"練兵十年用於一時" 的真義。

自從神戶大地震後,日本政府相繼規劃並且確實的執行了幾項重要的法規。
1. 建築法規: 要求新建的大樓必須要能夠承受5-6級的地震。並且這裡的承受不僅僅是 "不會倒" 而是更進一步的要求 "不會損壞" 。蓋好的大樓,將會由政府相關機關來驗證,驗證通過後,這些建築物將會獲得官方認證證書。這些大樓有了這些 "抗震"證書,也可以賣的比一般房子來的貴。而市場對於這 "安全價碼" 接受度也十分高。

2. 高架捷運架構: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台北以及高雄的捷運高架,都是由單一個支柱來支撐高架?! 其實這樣的高架結構,在日本神戶大地震後,都被淘汰了。原因很簡單,在神戶大地震時,這樣單一個支柱結構的高架,都不經地震的考驗一一倒塌。於是,日後,日本政府要求捷運高架的支撐結構必須要有2個支柱來支撐。(成本是當然的往上升,但相較於人命安全...多一點的支出真的不算什麼。)


因為這樣嚴格的建築法規,以及官方確實的執行。使得日本在這次史上第五大地震下,沒有幾棟大樓倒塌。
套new york times的標題 "Japan’s Strict Building Codes Saved Lives" 真的是一點都不錯!!

related news: Japan’s Strict Building Codes Saved Liv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