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爐4號以及5號在日本專家的努力下,已經正常。惟獨2號反應爐,仍在努力的"吃藥"康復中。
日本現在要忙的不僅是要加快腳步將各各反應爐冷卻下來,更要解決食物鏈以及飲用水的安全性。
日前幾次的核反應爐的爆炸,造成輻射的外洩,輻射污染隨著風和水散步到福島各地,也散佈到東京都的自來水系統裡。
不只日本民眾搶鹽搶碘片,中國以及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也都開始了一股搶碘片事件 (擅自服用碘片,美傳中毒案例) 為啥大家要這樣的瘋狂搶碘片呢? 也許你已經從新聞上聽過,因為在核輻射中有一種碘(名稱: iodine 131) 因為iodine 131比較輕,容易隨著風移動而可以輕易的散佈到世界各地,而人類的甲狀腺會吸收這種碘,因此大家搶先吃下碘片(名稱: Potassium iodide ) 使甲狀腺被佔領後就不會再有空間來吸收到核輻射中的碘131,但是,碘片只能防止iodine 131被甲狀腺吸收,而不能全面的保護人體免於輻射的汙染,也不可能有將已經被甲狀腺吸收的iodine 131自甲狀腺排除。more information about Potassium iodide's function within the radiation crisis: (Potassium Iodide (KI))
很不幸的,福島核反應爐爆炸所釋放出的iodine 131已經進入了東京都的自來水系統中了,進而造成民眾轉向狂買罐裝水,以免喝下已受iodine 131污染的自來水。為了使民眾不要過度的恐懼,朝日新聞 (daily Asahi Shimbun) 引用日本衛生署的報告說: 懷孕婦女及胎兒並不會因為喝自來水而受到傷害,建議民眾仍是繼續維持原本的生活作息即可。但是這樣的說法,並不是每個專家都同意的,美國疾病防災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研究數據指出: 『年齡大小跟人體可以體抗iodine 131的程度有極大的關係,主要是因為小孩的甲狀腺相較於成人是比較小,因此,等量的iodine 131進入小孩的甲狀腺會產生比較高的濃度 (more energy per gram = higher dose)。拿新生兒根成人比較,等量的iodine131進入他的甲狀腺中,對新生兒的甲狀腺而言它是吸收了比大人多16倍的劑量,相同的,1歲以下的小孩的吸收量是8倍,五歲的小孩的話是4倍。』(以上節錄翻譯於:Radiation Exposure from Iodine 131 Who is at Risk
回顧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如果當時的政府有及時的跟民眾說不要喝已受污染的牛奶,並且及時的要求民眾服用碘片的話,也許就不會導致事後有許多的孩童因為長期暴露在含有iodine 131的空氣中以及食用含有iodine 131的飲品以及食物,而得了甲狀腺癌 (至今已有6000個這樣的案例)
現在的東京人,不但要買水喝避免喝入被iodine 131污染的自來水,連空氣中的iodine 131含量有多少都要密切的注意,有其是孕婦、哺乳婦女以及幼童
「當來空氣中的iodine 131含量達到一定的量時,而碘片的供給量又不足夠時,孕婦、哺乳婦女以及幼童應被列為最優先被配給到碘片的人」,美國一名核能科學家如此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