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10

Hard Times For D.E. Shaw

華爾街的景氣回升了嗎?! 這個答案也許從銷量向來很大的D.E. Shaw & Co (避險基金)在星期二大量裁員就看的出來。

星期二,D.E. Shaw & Co裁了150個員工,計佔10% D.E. Shaw & Co的總員工數。D.E. Shaw & Co的總資產從原本2008年的300億掉到今日的210億。

節錄翻譯: Hard Times For D.E. Shaw

多頭燒的AIG

南山人壽出售給博智中策一案已經確定破局,當時只不斷的聽到急到跳腳的AIG說 "在這樣拖的話,就要大量的先裁員" 當然聽在南山保戶和南山員工的耳裡... 真的是又生氣又無助。為何AIG會急著要出售他手上的金雞母---南山人壽呢?

今天美國政府確定要開始出售他手中持有的AIG股票,並且預計在今年年底前釋出大量的股票 (分析家指出,就連政府都不確定現在手上的AIG股出售的價值跟當初買的股價是否可以打平...或是虧錢 (當然,虧的錢是人民的稅金))。這樣的舉動使得AIG的股價只跌不漲(這星期二股價掉到$37.跟3年前的股價下降了5%),相對會造成的就是AIG本身的價值也同時的下降。現在的AIG還面臨了要還錢給Fed (大約是460億....)這也是為何AIG努力(且迅速)的在賣他現在手上持有的公司了。不過,股價跌,造成手上公司賣像不好。

AIG現在就處於這樣的窘境...後面的政府大哥要脫手了---> AIG急著還錢--->賣旗下資產---> 公司股價跌,投資人沒信心--> 旗下資產價值下降---> 旗下資產就算賣了也收不到多少錢....最後,政府是不是還是會留下來幫忙 (AIG是否會存著這樣僥倖的心態?!) no one knows....(不過現在是mid-term election...歐巴馬政府應該是會好好表現吧)

all in all...it's time for AIG to get up

相關新聞:U.S. Is Said to Seek Way to Sever Ties With A.I.G.

9.28.2010

當世界是平的~~~

釣魚台,是台灣,是中國還是小日本的? 這樣的話題在過去的10年間從未間斷,並且還隨著天然氣+石油+漁獲量等等天然資源讓周邊的國家更是不肯對釣魚台的主權放手 (就連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美國也想差一手)

隨著中國的強大,民族主義的提升,不難發現,中國在國際上的談判現在是愈來愈大聲,也愈來愈敢。
這次的釣魚台事件,先排除: 船長是間諜、美國在後施壓要日本放人等等陰謀論。中國在這次的談判中,最明顯的籌碼就是稀土資源 (rare earth) 稀土資源 (並不是產量稀少,而是產地相當集中,大多集中在中國、美國和加拿大) 在稀土資源的開發上又屬中國最積極也最有系統的開發,這樣導致現在全球97%稀土的產量來自於中國,而這97%的一半世出口給日本用的。 其實在今年(2010)中國對外的稀土出口就已經開始下降,這樣的走向也引起了其他歐美國家的注意及擔憂 (因為,有許多的工業無論是汽車工業或是高科技產業的許多零件的基本原料---就是: 稀土)

當然現在大家看到中國將稀土用為一種國際談判的手段,紛紛開始另尋其他"穩定"的稀土來源國。

節錄翻譯於: China Lifts Rare Earth Export Ban to Japan: Trader
礦物的產地是天生的,幾億年前恐龍就是死在那,現在就只有那有石油,這是沒法變的事實。但是..隨著所謂的全球貿易,大家開始" 分工合作",看哪裡適合種麥、稻子、玉米等,那個國家就努力的種植最適合本土的單一/特定植物。從"世界和平" 的角度來看,也許是件好事,但是...也是因為這樣,俄國大火燒和乾旱時,全球小麥的價格就會上揚....哪天,哪個國家又不爽哪個國家,就說要禁止出口某些東西時....其他的我們又該怎麼辦?!

Blackberry been blocked in India?

為確實的偵測/打擊恐怖份子和罪犯。美國國會前些日子提出一項通訊解密的新法案 (當然是要符合合理懷疑及必要性的前提) 這樣的新提案,也同時引起了法界與其他機構擔憂個人隱私會受到不當的侵害。

相類似的政府決策現在正在印度發生(不過,印度政府所要求的解密和就這個人隱私的保護是遠遠不及美國的程度)

印度政府現在已經開始要求通訊業者提供政府可以解密或是進入經由通訊業者傳輸出去或接收的所有資料 (email, sms, mms, call) 只要是國防部覺得這樣的竊聽是憂關國家安全的時候,通訊業者就必須提供。

評論家擔心,這樣的政策將會使許多擔心機密資料被竊聽的公司企業等離開印度,而使印度喪失大量的商業投資機會。在這其中,最具殺傷力的是,印度政府威脅的說要禁止加了密的黑苺機在印度使用,除非,黑苺機提供政府一個可以辨識訊息內容的平台 (之前,好像沙烏地阿拉伯也是要採取這樣的政策) 。印度政府聲稱,這絕不是針對黑苺機,因為他們同時也要求skype和gmail等要提供相似的平台讓政府監視/監聽。(skype和gmail目前的回應是: no comment,因為還沒收到政府的正式通知)

雖然,印度政府不斷的強調,這樣的監聽監視是為了國家安全。不過評論家針就"為保國家安全" 這樣的理由大大的諷刺了一番,評論家說到,印度政府的國家安全原本就做的很差,即使現在多了一個監聽監視一般人民或是公司通訊記錄的手段,也無法達到所謂的防恐。

為提供消費者更加安全的通訊環境,gmail和 Research In Motion 不斷提升他們的加密技術,以達一般消費者和企業等的需求,現在..."安全到"政府機關無法解密.....我想...寫加密的工程師們,應該要有點小小的驕傲吧!

節錄翻譯自:India’s Surveillance Plan Said to Deter Business

9.27.2010

trust but verify .....cus it's lucrative

還記得之前在念投資法時,問了教授一個問題: "到底是誰把 BB等級的債券,信評為AA後賣出? 沒有政府機關可以管或是驗證這些信評機構的驗證結果嗎?" 當時,我得到的答案是: NO, cus there is no such regulation!! (當時是2009中旬)

金融風暴至今已吹了近兩年,美國政府不間斷的聽證會和金融法的修改,為的就是在自由市場中訂下一個遊戲規則(至於,這樣的遊戲規則是否可以避免5,6年後再次的風暴....沒有人知道,因為一切都需要經考驗後才會知道。)

前些日子,美國政府先事向Goldman Sach等所謂的"銀行家"開刀,現在風向轉向了信評機構。

自許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再買自己不認識的產品前,先上網google產品公司網頁,看看使用過的人的blog分享和意見是我必做的功課。但是,這些人大多不是產品專家,所以口耳相傳的不真實訊息和被產品公司請來假扮消費者大力推薦廣告產品的訊息是一定會有的。(所以,買錯了,也只能自己摸摸鼻子)

但是....債券信評公司ㄟ,由一群top 5 MBA名校出來的高材生+身經百戰的財務管理/ 分析師所做出的報告....身為消費者的你跟我....可以相信嗎? 要相信幾成?

Clayton 現在說,他們當時就有發現大多銀行所持的債,都有近30%的債在當時就很明顯根本是無法償還的 (ex: 房貸的金額和房子本身的價值 or 一般上班族的收入和他們的信債等級...根本不成比例)。即使這樣,這些不良的債還是進入了債券的市場,包裝的漂漂的轉賣給你跟我。為何知道這樣訊息的Clayton keep silent?! 因為這樣不利華爾街的壞消息散佈,不符合他們的商業利益。

像Clayton這樣的信評公司,知道也不敢講,因為跟自己的鄰居交惡是不智之舉,這是權謀之計,你可說他是懦夫;而一手賣空另一手買空的goldman...除了"邪惡"兩字外... 真不知還有啥字眼可以來形容他

相關報導:Raters Ignored Proof of Unsafe Loans, Panel Is Told